对话 | 科技+资本,如何助推产业创新
来源: | 作者:pmod6d781 | 发布时间: 2021-01-25 | 594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1月16日,由连界创新(股票代码:839190)发起并主办的2021 IN³产业创新大会在北京连界创新飞地成功举行。昆仑数据创始人&CEO陆薇与FT中文网出版人张延,连界董事长、产业生态投资人王玥,蓝图创投合伙人孔毅共同出席了上午的圆桌对话环节,针对议题《科技+资本,如何助推产业创新》展开精彩讨论。

以下为圆桌对话内容:

张延:非常感谢连界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来主持讨论,去年是非常特别的一年,企业与个人都经历了非常多的跌宕起伏,同时也让我们跟企业有了更多的成长。我相信无论是企业,还是企业家,去年都在业务和战略上有了更多的磨炼,所以今天开年,我们看到大家比去年这个时间更淡定、更从容,让我们能够借连界创新飞地的平台探讨产业创新的话题。科技+创新,如何助推产业创新?感谢三位嘉宾讨论一下这个话题。

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,去年最大的事情除了疫情、中美关系之外,还有华为被美国制裁,卡脖子的问题凸显出来。这个过程中有非常多的讨论,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点就是,大家说,中国的研发投入虽然比重占了世界第二,但是普遍认为科技领域是大而不强的。主要原因是基础研究投入比例偏低,原始创新能力不足。原始创新这个概念应该不用太多解释,大家应该能理解,去年有很多讨论了。

张延:请问一下在座三位,你们对这个现状是怎么看待的?企业作为创新驱动的主体应该如何应对这个情况?需要什么样的外部支持?

蓝图创投合伙人孔毅

孔毅:我是孔毅,蓝图创投合伙人,我在IT行业做了20年。我觉得中国还是成长型国家,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。一方面,北上广深四大城市正在全球进入前一百,甚至更高的位置。我们的消费和收入都进入了全球第一阵营,中国人应该足够自信,已经很强了,是全球第二。

另一方面,中国还差得很远,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1000元。这两个心态的底层逻辑跟我们的状态相关。从科技来讲,评价一个国家的科技有两个指标,一个是论文数量,一个是专利数量。美国每年有2千多篇论文,中国、德国、日本各四五百篇,中国在论文上在全球来看是稳稳的第二阵营,中国的科研方面其实不差。还有个关于论文数量的指数叫自然指数,美国是3万,中国人2万,也相差不多。中国的创造力很强,但是中国时间还是短,它的存量还不足够,所以大家看到的中国在很多地方是落后的,但是中国的科技还是很强的。

从另一个科技指标专利数量上来看,美国是五万多,中国和美国在一个量级上。中国每年的研发投入可能在3千亿美元,美国可能在6千亿美元,差不太多。我觉得中国已经很强了,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积累,在总量上超过美国,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认知,感谢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