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数据的加工处理能力,将成为工业企业的新型生产力
来源: | 作者:pmod6d781 | 发布时间: 2021-11-11 | 444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昆仑数据似乎很喜欢“组团服务”?

陆薇:“组团服务”这个提法好,也代表了昆仑数据今天对自身定位、对客户关系的重新界定。术业有专攻,客户有行业know-how,需要内生的数据价值发现能力去做创新业务,而我们正好帮他们快速补齐这个能力。这种“组团”的方式更符合工业逻辑。



2.谈路径:“做数据产线供应商,客户也是合作伙伴”

甲小姐:之前你们进入一个行业时,会和该行业的龙头企业一起成立合资公司。

陆薇:经过实践证明,合资并不是一条最佳路径。之前希望有模式创新,找到把数据技术与行业know-how快速结合的路径,以为资本层面的合作最直接。但现在回头看,只能说想简单了——不是领证结婚就真的可以一辈子携手同行。


甲小姐:如果不合资,你们和合作伙伴的联结方式是什么?

陆薇:把自己放在工业的产业链中,做上游的数据产线供应商。


甲小姐:“数据产线供应商”该怎么理解?

陆薇:在今天工业的产业链体系中,制造商一般都会有产线供应商,制造商用产线来承载生产所需的加工处理能力。同样,在数据领域,工业企业也在寻求对数据的加工处理能力,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提供承载了数据加工处理工艺的产线?


甲小姐:这与很多技术立身的工业互联网公司的视角不太一样。

陆薇:是的,包括我在内,很多工业数据、工业互联网的从业者是IT互联网的背景,很容易把IT互联网的底层逻辑套用在工业领域。几年实践下来,我们逐渐体会到了其中的不同。

IT信息化时代的底层逻辑,是用信息系统去支撑现有业务的运行,是既有业务流程的自动化。但今天对数据的加工和利用,是要支持企业的业务创新,没有成熟工艺但又必须去尝试。所以一次咨询规划、一个IT平台或者系统建设,是远远不够的。

互联网时代的逻辑,是基于链接改变资源配置关系,的确是颠覆性的;但工业领域遵循“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”的逻辑,仅靠链接是没办法带来生产力的本质提升的。这也是很多工业互联网平台追求模式创新步履维艰的原因之一。


甲小姐:如果不合资,你和合作伙伴之间联结的黏性在哪里?

陆薇:其实合资也不能保证联结的紧密度。


甲小姐:什么才能让你们真正紧密联结?

陆薇:本质上还是价值,是对拥有数据价值自主发现能力这个市场需求的满足。

首先,看合作方是否需要数据加工处理的能力。如果只是浅尝辄止,简单做两个场景,赶赶潮流;如果只是领导要政绩,大家忙着在应用层面交些看得到的作业;如果对方不是作为一个组织真正把它当成长期持续的业务目标,这件事就很难办。

第二,看合作方是否希望自己拥有这种能力。如果他觉得数据技术没什么神秘的,找外包团队开发一下也可以,那就很难成。意识不到对数据的加工处理是一个长期持续且需要自主投入的过程,短期看,的确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快速尝到甜头,但不会本质上提升改变企业的数字化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