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数据的加工处理能力,将成为工业企业的新型生产力
来源: | 作者:pmod6d781 | 发布时间: 2021-11-11 | 447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总体还是更容易了。首先,这个市场足够大,虽然目前涌现出很多供应商,但总体还是供给不足的状态,还没到红海。而能跟场景和领域知识结合、走入深水区的供应商更是非常有限的。另一方面,我们也基本不用给客户做认知培育了,在升温的市场背景下,客户已经具备了认知基础。


甲小姐:你觉得工业互联网有泡沫吗?

陆薇:我觉得泡沫还挺大的,有些融资估值我觉得匪夷所思,另一方面,投资人也很内卷,好一点的项目抢得非常厉害。


甲小姐:对于工业互联网和工业大数据,你有没有什么不同于行业大部分声音的观点?

陆薇:我们越做越觉得对工业充满敬畏,对工业专家充满敬意。在这个领域,场景足够复杂,我们认为当前比较合适的做法是HI+AI,HI(Human Intelligence)放在前面,人工智能放在后面,是人工智能辅助人,而不是用人工智能去替代人,还是要充分发挥工业专家的主观能动性。


甲小姐:如果让你总结对工业大数据的三条认知,你怎么说?

陆薇:第一,术业有专攻,需要和工业专家同行。从浅水区到深水区,一定需要工业专家的领域知识。

第二,工业工程师才是工业大数据技术的最终用户,他们的思维方式、使用习惯和IT开发者不同,如何让他们用起来且觉得好用,这是全行业需要努力的方向。

第三,数字化是漫长且持续的进程,建议不要一开始就贪大求全,搞大规划大建设。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很多,还是要先把基础做好,小步快跑,从点连成线再连成片,需要有耐心,一步一步做起。


甲小姐:面对客户时,遇到最高频的竞争对手是谁?

陆薇:好像没有固定的竞争对手,每个行业最常见的竞争对手还是这个行业里的既有玩家,有时对方还会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。整体来讲,这个行业还是供给不足。


甲小姐:和别人比,昆仑数据的护城河是什么?

陆薇:我们是这个领域探索得最早的先行者,我们积累的经验和趟过的坑也更多。世上没有白走的路,这些都内化成了我们的产品和能力。


甲小姐:如果现在一家工业互联网创业公司刚刚诞生,它还有机会入局吗?

陆薇:我觉得还有。工业的体量足够大,市场还在早期,哪怕做个细分领域应用,例如汽车行业生产智能排程,都有不小的市场空间。


甲小姐:放眼全球,中国的工业互联网是什么位置?

陆薇:我们国家的投入是最大的。产业体量大、政策引导强、资本助力多,还有工程师红利。但在发展水平,特别是工业软件方面,还是有先天劣势。


甲小姐:上次我们聊到产业发展的共性规律——在一个产业发展早期,产业格局往往是混沌的,先行者需要大包大揽什么都做,而到了成熟阶段,自然会出现专业化分工。目前工业互联网是还停留在初始混沌期,还是已经形成了打法、格局和分工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