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徐小壮通电话的时候,他正准备转机去工厂,从大西北奔赴江南,跟他匆匆聊完,他发了一张照片过来,照片上自嘲的写着:读博前读博后 ↓ n n<img src=http://www.k2data.com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18/10/微信图片_20181022144733.jpg" alt=""微信图片_20181022144733"" width=""440"" height=""380"" class=""alignnone size-full wp-image-5141"" />n n多年前,徐小壮也是学校的风云人物,留着长发,玩重金属乐队,爱骑机车,是一名合格的愤世嫉俗文艺青年,本来这样的人要么进文艺圈变成公众人物,要么毕业幡然醒悟从此柴米油盐。n n偏偏这个文青还是个学霸,哈工大毕业后在中科院计算机所拿到博士学位,拒绝了留所做科研这条在外人看来稳定的职业,到了500强外企,拿着不错的待遇,做着人人羡慕的外企精英,却突然迷茫了。n n“就觉得没价值 ”n这种状态持续到了加入昆仑数据后的很久,虽然他在公司带的团队一直都备受好评,他对自己一直不满意,直到他下了次工厂,忽然意识到为什么众多领域中公司选了工业这块难啃的骨头。这是他工作以来第一次浸入式地观察这个行业,并且由衷的想为这个行业做点什么。n n感觉像重新加入了昆仑。n n他其实并不是对制造业,尤其是小型制造业一无所知,父亲经营一间规模不大的模具厂,从小就在厂房里耳濡目染的他,对工业是有情结的。加上哈工大接地气的校训“规格严格,功夫到家”多年熏陶,他最受不了的是做那些吊炸天却无法落地的技术,这也是他放弃纯科研,又转身离开外企的重要原因。一直以来他的信念都是:技术一定要务实,用到行业里。n n但他不曾预料到,自动化程度不高的车间里那些机器的轰鸣、黑腻的油污、扬洒的粉尘,以及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工人,会和现在潮流的技术相差这么远。n n去工厂之前,他心里没底,看着同事远程发来的现场图片:车间放一块黑板,所有的数手工记录在上面,这种数据基础,精度维度无从谈起。都不能用数据基础差来形容,只能说没有数据基础。n n这不就是个作坊吗?n n结果去到工厂,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,整洁的厂房,花园式园区,年产值逾20亿,是地方的经济支柱…n“这就是中国大部分私有制造企业的代表,工业2.0刚起步,你让它直接上智能化方案,简直是忽悠啊!”n没有历史数据,没有机器数据,但老板却认识到了数据化管理的重要性,组建了一支数据小分队,每天把数记下来,手工做成各种报表,通过粗浅的数字决策第一年利润提高了3000万,第二年6000万。n n老板一下子发现数据才是工厂里最值钱却一直被他忽视的资源。n n明明我们是乙方,人家对我们比甲方还好,一口一个老师。n n实业难做是近几年听到最多的话,没有不想把企业做好的私营老板,对他们来说这个工厂就是一辈子的心血。n n对徐小壮团队的到来,老板拿出了100分的敬意,虚心请教各种问题,用最朴实的热情,表达着对技术的尊重。n n是的,那些越是在夹缝中生存的民营制造企业对技术越渴求,他们迫切的想做智能化转型,对成本的精益控制、对质量的可追溯保障、对劳动生产力的有效提升,都能增加他们可持续经营的底气,但具体怎么做他们无从下手。n n“首先,请保证你做的不是忽悠!”n说到这里,徐小壮隐藏的愤青细胞开始炸裂:n n“看看工厂里工人的辛苦,一年到头大家兢兢业业创造的这些利润,如果被一个伪命题的高大上项目榨干,却没有任何实际用途,这不是犯罪嘛!”n n在中国数以百万计的制造业企业面前,徐小壮滋生出从未有过的使命感,哪怕他擅长最尖端的云端架构,现在要退一万步落到现实的尘埃里。n n如果要做这件事,我们得先帮人家在智能化的愿景下确立一个快准稳的实施路径,先把数据基础建设做起来,有了数据,实现信息化才是智能化转型的第一步。这属于大数据领域的下里巴人,这样的技术不是最前沿的,不是最创新的,但确是大多数企业最急需的。n n徐小壮说,我的团队招人先问,愿不愿意下工厂,愿不愿到一线,不下工厂不去一线了解,你怎么帮工业企业成长?n n行业共识认为,工业大数据门槛偏高,即使是在数据基础非常好的大型龙头企业,各细分领域专业性差异大,技术壁垒深,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逐个击破异常艰辛。n n在和龙头企业携手在国际智能制造浪潮中力求突围的同时,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徐小壮,用前瞻的眼光和落地的技术,关注中国中小型工业企业在这个转型期中的迷茫与探索。n n可能没有人会在意你做的这件事,就像大家都习惯了赞叹摩天大楼,谁会注意坚实的地基。但是,在中国的人口和资源红利逐渐丧失的当下,帮中小型制造企业在行业竞争中活下来,总要有人做。n n以初心,致工业。n n后记n麦肯锡在一份调查报告中写道:n“私营部门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日渐重要,在20世纪90年代,国有企业雇佣了中国60%的员工,2015年降至 15%。2015年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2%和4%。n全面改革运营方式,可为生产力提升创造巨大空间——比如提高自动化率、提升能源效率、精简流程。我们估计到 2030年,如果实施彻底的改革,劳动生产力将提升15% 至30%。”n n"""
服务
Copyright@2025昆仑智汇数据科技(苏州)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号东升大厦B座805A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