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网是能源转型的中间环节,用户深度参与系统调节需要强大的电网技术做支撑,这是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关键。我国在新能源比例持续上升的大趋势下,如何使用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,优化产业链提质增效,成为了能源产业转型的重大突破点。nn2018年1月8日,在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,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正式宣布投入运营,并于同日签署首批应用合作协议。该平台于2016年8月启动建设,由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牵头,联合昆仑数据,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清华大学等战略合作单位共同参与建设,建成后首批确立了36项高级创新业务服务,现已具备功率预测、设备健康管理、电站运营托管、金融服务等多项线上技术服务能力,将立足于为政府、企业提供覆盖新能源规划、设计、建设等全产业链服务。n<p align=center">
n
(▲孙家广院士和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全生明运营仪式现场鸣锣)
n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孙家广表示,作为国内首个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,平台建设实现了理念创新、模式创新、技术创新,将有力推动我国能源结构清洁转型和新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。nn nn在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建设当中,昆仑数据深度参与了该平台的规划和建设工作。面临着技术和业务的双重压力:业务方面,因为无先例可循,平台如何为发电方、用电方和政府,带来价值,从而促进生态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挑战;而在技术方面,每天近1500万行、22亿数据点实时接入、数十种设备的高频数据采集,数据的安全传输、平台的扩展应用都是巨大的挑战。我们最终克服多项困难,协助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建成了支撑全产业链的创新平台。nn昆仑数据CEO陆薇表示,很荣幸能和5大发电集团、多个服务提供方共同参与平台的建设,这在能源行业发展历程上将是划时代的事业,未来我们还会继续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平台上为发电、电网、用电各方提供创新的数据应用。nn nn国家电网青海新能源大数据科技公司筹备组组长王国强介绍,平台建成初期已试点接入鲁能、大唐、绿电等3家新能源发电企业新能源场站15座,接入电站容量达218.19兆瓦,初步实现对接入新能源电站的集中智能监控、生产运行管理、业务智能分析及设备故障预警等功能应用。基于平台的基础服务、大数据分析诊断、集中统一管理等功能应用,未来能够为新能源发电企业实现集团化监控、集约化管理、集中式预测、高效化利用,预计每年可为发电企业带来3%发电量提升,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。""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