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如何评价当前大模型的产业价值?
对工业领域来说,大模型目前并没有产生颠覆性的影响,但也并不是纯粹的概念炒作。现在的状态就像润物细无声,工业流程没有产生颠覆性的改变,在每一步环节里又频繁出现AI的身影。
当前大模型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生产运行以及售后环节,研发设计端将来能有突破的话,那可能是一个颠覆性的改变,但目前还没有出现。
某种程度上,和5G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相似之处,但5G和业务没有强关联,而大模型背后承载的行业知识,既有它通用的一面,也有很强的专业属性。
把大模型想象成是一个人。原来很多工业环节都是需要一些有智力的人去做,比如说有一天某个产线突然就出异常了,需要有人通过收集信息,打开数据库查表,把各种信息整合一起,想上解释原因。
这个行为如果交给大模型去做,可能也就几分钟的事。整体表现是一个人,但是比自然人的效率要高好几个数量级。从量变的角度去看,就是效率提升。当这个效率真的提高几个数量级的时候,也许它就会产生质变,那就是颠覆性的一些改变。
就相当于你多了一个硅基同事,他的学习能力很强,记忆能力很强,有很强的语义理解能力,有一定的规划决策,以及持续迭代的能力。大模型更像人的地方,是也会犯错,现在没有办法完全做到自动化。他也会继承一些负面特征,有时会一本正经地跟你说胡话。作为同事而言,大模型确实也挺贵,尤其是商业版。
大模型跟自然人有非常本质的区别。首先,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碳基生命的知识储备能够跟大模型媲美,且不停继承和迭代。能够一定程度解决以往工业企业对语料知识管理的难题。第二,大模型7X24小时工作,人是需要休息的。大模型可以看作是人脑的延伸,能不间断代替我们做很多重复性的脑力劳动。第三,大模型的输出能力强大,它的带宽是非常大的,如果GPU够好、模型优化够好的话,它一秒可以出几百个token。第四,大模型情绪比较稳定,输出很稳定,可塑性还非常强。教育人是有风险的,教育方式不对,可能误入歧途,而大模型只要把snapshot删掉,重新训练甚至重置一下就好了。此外,大模型也带来了人机交互方式的变革,可以拟人化实现个性化交流与呈现的效果。
大模型擅长各类重复性脑力劳动,擅长文本处理、语义理解。大模型很擅长做各类生成,背后体现出来的智能想法,从技术上来说,是个概率问题,但是抛开数学来说,他生成的东西其实蕴含了背后投喂的知识。随着技术参数的增加和演进,现在大模型在推理方面的能力也在慢慢显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