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业大模型落地新范式
来源: | 作者:pmod6d781 | 发布时间: 2024-10-09 | 19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
小模型+数据是目前工业数据分析领域比较广泛的应用,例如设备健康诊断、劣化趋势等等。

大模型+小模型+数据,其实是一种新的数字化决策引擎。

原来的专业机理模型、专用的数据分析模型,不是通用智能,需要针对一个个场景去做,但因为永远都有新的场景,根本做不完。例如复杂装备领域,哪怕就只做一个健康评估,通过各个部件的拆解,一个水电机组就可能拆解出几百个模型。

大模型加入了以后,就形成了一套新的双大脑的决策机制。以统计型的数据分析为例,因为需要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,还要设计入仓、设计维度,以及最终的展示形式,最后要开发个Web App,便于使用。这种场景下使用大模型,相当于大模型这个员工在现场写代码。你问他一个问题。他明白之后,现场写代码,现场画图。甚至在几秒钟的范围内,他就把这个小项目完成了。效率太快了,以至于它又产生一种新的应用方式。你问他一个问题,他自己把该访问的数据库都访问完了,数据聚合完了,最后你给他个Json,他还能帮你画个图。

这类低层次且大量的分析需求,大模型能够降维打击、降维覆盖。当然,更复杂的模型,目前大模型还没有智能到这个程度。

长远来看,大模型+小模型+数据,可能是一个过渡形态,当前形态的小模型未来可能也会被某种其他形态的大模型兼容取代。

5、目前工业领域应用大模型,考虑从何做起?

未来大模型代表的是一个硅基同事,很多工作也不能光靠同事一个人做完。比如说实时数据采集,一些专业的有限元计算等,他可能也会用到一些专业的辅助工具。在这个过程当中,他从刚入门,到慢慢成长成一个行业领域的专家,我们优先让他去干什么事?肯定不会一上来就让他去啃行业最难啃的硬骨头,而是像带徒弟一样,先让他去做一些好入门也比较占精力的事情。

例如从监盘出运维报告开始,每天监盘他能看得懂的数据。有人觉得用大模型做监盘或者问答就很low,都想做颠覆性的尝试,比如说工艺设计。但说实话,不是不能做,而是相对投入特别大。

现在做工艺大模型就是无非借了基础大模型的红利,而基础大模型(语言大模型)现在能力就在这,你非得研究一个做工艺的大模型,可以,那就准备几千万至少也是大百万级的研发经费去研究。而务实一点,我们跟着技术潮流,他能干什么,我们就先干什么,对大家对这个技术有了信心,社区技术又进步了,就继续借东风。

大模型技术本身也在快速迭代,百模大战。在务实作风的工业领域,应用大模型和原来设计一个数字化系统的思路完全不一样,我们希望未来大模型能像科幻片的智慧大脑一样好用,但当下我们还得从培养人的角度去看待他,把他当成新招的富有潜力的实习生,投喂丰富的知识,配套一些劳动工具,逐步替代一些原本耗时、创造力不强但又有章可循的工作,改变一些固有的劳动方式。